万物研究

美国一季度GDP回顾:生产性投资增速大幅上升是美国一季度增长的关键

       
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环比折年率,下同)-1.4%,低于预期,但分项来看,消费增速自2.5%上升至2.7%,进口增速保持17.7%的高位(前值17.9%),显示国内需求较强;固定资产投资(非住宅)增速自2.9%大幅增加至9.2%,显示出美国的“进口替代”/“Made in USA”战略。经济增速读数较低主要是受到了出口降低、进口激增的拖累,政府支出缩减与补库存脚步放缓也有一定影响。综合来看,一季度数据并非衰退迹象,而是显示美国经济处于从“依赖外需、外部制造”进入“依赖内需、内部制造”的动力动力转换阶段。

2020年V型复苏经验:从中美两国的角度观察

       
中国经济恢复的两大支柱是出口与投资,前者是由于国内外疫情恢复错档导致外需高增,后者是由于政策进行了超宽松对冲。 美国经济复苏则依靠消费和投资,前者是由于财政大量进行转移支付,后者是由于货币政策大量注入流动性。

晋能装备:全国最大煤化工集团

       
晋能装备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地晋东矿区无烟煤储量占全国26%。无烟煤属国家稀缺煤种,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公司吨煤毛利较高。公司目前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煤化工集团,2020年尿素产量占全国产量比重约为18.5%。公司有息债务规模持续增长,短期债务负担重。公司少数股东损益占比较高,净利润结构稳定性一般。

消费高频跟踪(2022/4/27周度):人流物流数据明显好转,但线下消费仍低迷

       
线下消费是受到疫情冲击最大的部门,且仍在持续下降。人流、物流数据在本周出现明显的回升,但仍显著低于去年同期。从本轮疫情爆发的核心地区来看,吉林省的物流指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环比回升,上海市的物流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升迹象。

万物生产指数(WPI)4月预期降至3.1%,较3月回落1.1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4月份工业指数继续下跌,根据当前数据,4月生产指数将下跌至3.1%,较3月回落1.1个百分点。上周预计值为3.3%,本周较上周出现下滑,主要是受到本周多项工业生产数据环比下跌、进出口数据持续转弱的影响。

万物消费指数(WCI)4月预期降至-10.5%,较3月跌幅加深

       
我们预计4月份社会零售总额(扣除价格因素)继续下跌,根据当前数据,4月消费指数将下跌10.5%。上周预计下跌11.3%,本周出现了回升,主要是得益于近期消费数据触底反弹。

央行观察(4/26周度):日本央行无限量收购10年期国债

       
人民银行释放外汇流动性约96.7亿美元,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 联储继续认为就业市场强劲而通胀压力较大,鹰派立场没有转变。 欧洲央行提倡区域一体化深化,强调供应链安全与供应商多样化,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日本央行宣布无限量收购10年期国债,将为日元带来贬值压力。

生产高频跟踪(2022/4/25周度):工业生产的恢复仍然脆弱

       
石油化工、钢铁、汽车、电力、建材行业的生产高频数据均已从最低点恢复,但恢复仍然脆弱,多项数据出现环比小幅下跌。南华指数仍然维持在历史最高水平,但通胀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基础能源、铁矿石、能化、金属指数均出现较环比回落。

疫情后V型复苏的可能与路径

       
近期(4月)奥密克戎疫情超出预期,二季度GDP可能较一季度增速进一步下降。有估计显示,全年GDP增速可能回落到4.3-4.4%(IMF估计)。为了实现全年5.5%的增长目标,积极政策的落地需要更快和更有效,才能达到下半年平均6.5%以上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下,在尽快实施宽松政策的条件下,需要一些更加结构性的改革方案,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种可能路径。第一,实行居民收入增长计划,释放消费端潜力。第二,通过扩大国债发行和购买计划,大幅扩张财政刺激力度。

2022年一季度各省市GDP点评

       
疫情对消费、生产、进出口影响较大。我们认为,为实现全年GDP增长5.5%的目标,投资仍将是下半年稳定经济的压舱石。

金融数据跟踪(4/24周度):中美利率倒挂

       
本周央行净投放为0,政策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报价保持年初水平。 市场短期流动性利率报价、企业债利率与银行债利率继续自3月末的高点下行,有助于保证流动性充裕、改善融资环境及维持金融系统稳定。 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上升,与我国10年期国债产生利率倒挂,引起周内人民币较大贬值。 本周人民币兑美元和日元汇率出现贬值趋势。

Reits市场跟踪(4/24周度)

       
部分Reits公布一季度报,运营整体稳定,部分因为折旧摊销导致亏损的产品不影响项目现金流和可供分配金额。得益于新加坡重新开放及写字楼租赁势头较好,新加坡Reits一季度表现显著高于全球市场。水利项目回报周期长,收益稳定,具备吸引社会资本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