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研究

“以旧换新”落地见效:9月经济数据点评

       
随着补贴加码,居民踊跃参与“以旧换新”活动,这显著提振了三季度的消费和GDP数据。往前看,为了实现5%的全年增长目标,四季度GDP增速需要达到6%左右。为此,10月有必要推出更多实质性的利好,如各地财政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发放补贴。

棚改的2016版本与2024版本的对比:经济图库21

       
住建部官宣,新增100万套城中村、危旧房改造,且还有130万套的潜在房屋待改造。可惜的是,相比2015-2018年的“棚改1.0”时代,如今“棚改2.0”的规模和效果已经大不如前,毕竟,大部分居民已经住上新楼房,真正的购房刚需人数正在不断减少。

强美元卷土重来:利率汇率跟踪(10/16)

       
10月以来,美元指数攀升,10年美债收益率突破4%。原因有三:美国经济好于预期、“特朗普交易”热度升高以及全球冲突加剧。目前看,这些事件还在发酵中,那么“强美元”的趋势可能会继续。接下来,11月初可能是趋势变化的重要观察点。

中国改革的下半场: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启示

       
国家为什么变富有?除了地理、文化、技术,“制度”也是关键的因素。三位学者认为,唯有“包容性制度”,确保增长的红利公平分享,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也正在落实这一理念,例如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万亿资金涌入股市:9月社融跟踪

       
9月,未变的是,政府部门是融资的主力军,社融增量绝大多数是政府债券;企业资金大量用于储蓄、而非投资,使得M1-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改变的是,居民资金大量涌入股市,带动非银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剪刀差升至2015年以来的同期新高。

出口动能放缓,GDP估计在4.5附近:9月进出口点评

       
9月,出口从高位回落,外贸企业“抢出口”的现象可能已经阶段性结束。尽管如此,机电产品出口依然稳定,集成电路、汽车、手机等产品的出口都高于同期。目前来看,受到外需减速影响,三季度GDP大致为4.4%,仍有必要进一步激活内需的动能。

物价走低,刺激还需加码:9月CPI点评

       
9月,物价普遍出现下降,不断逼近“通缩”的边缘。具体来看,除了蔬菜,消费品价格都在回落;除了纺织,工业品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走低。因此,政策仍需要“新一轮”加码,在带动资产价格回暖之后,推动基本面指标的全面复苏。

REITs(10/13):表现分化,政策效果待验证

       
目前REITs估值整体处于较为合理水平,资产运营表现分化,商办类项目仍然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资产价格的回升有待稳增长政策落实后的实际效果。

外资如何看待本轮上涨?:海外资管跟踪(10/09)

       
外资关注的不是当下,而是未来,最关心的是10月底/11月初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乐观的机构认为,中国会不惜一切代价推升GDP,对资产价格构成有力支撑。悲观的机构认为,除非有量化宽松级别的刺激,否则投机的热潮将迅速破灭。

资产升、实体弱:国庆消费图鉴(10/08)

       
在政策刺激下,资产的热度迅速反弹,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同比上涨30%;以旧换新的销量增长,京东家电的销售额同比提高67%。但是,实体经济仍有待提振,假期的国内机票、国内酒店、电影票均价分别同比下降约13%、6%、4%。

内需略有回升:9月经济数据展望

       
9月,随着政策的加力,高技术制造、消费品制造以及建筑业的景气有所回升。不过,出口的热度却有明显下降,欧洲、美东、东西非航线的集装箱运价都下跌超过10%。综合来看,预计三季度GDP约为4.6%,实体经济还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REITs(9/29):预期提振,市场有望企稳

       
本周金融三部委出台一篮子政策,包括实施降准降息、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周四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提振经济的积极信号。在宽松政策的提振下,市场预期得到改善,有利于资产价格稳定。